2016年,全市粮食行业紧紧围绕年初市局提出的四个“全面聚焦”总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去库存、抓转型、促发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筑牢夯实粮食工作底线
1. 突出收储矛盾化解。面对粮食库存高企,粮食生产遭遇恶劣天气影响等严峻形势,我市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第一时间启动托市收购预案,有效防止了“卖粮难”。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销总量达234万吨,其中托市收购33.5万吨,创历史新高,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8亿元。我市粮食收购工作获国家局领导充分肯定。一是多措并举,提高收储能力。各地通过采取提前轮出各级储备、加快仓容改造建设、开展产销对接、争取民企入市、组织跨省移库等举措,深入挖掘仓容潜力,腾出近90万吨仓容投入两季收购,缓解了仓容紧缺压力,确保符合标准的粮食应收尽收。二是突出重点,对接种粮大户。我们将确保满足种粮大户售粮需求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上门对接,提供粮食质检和粮食整、储业务培训服务,努力实现对接主体全覆盖。夏秋两季,我市各级粮食部门共对接新型种粮经济组织1194家,对接面积38万多亩,对接收购量25万多吨。三是发挥优势,全力助农增收。各地采取上门预检、预约烘干、约期送粮等方式,为种粮大户提供烘干、除杂、整理等个性化服务,全年代烘干小麦3万多吨、稻谷10万多吨,帮助农民出售的粮食提等升级,减亏6000万元。另外,积极与省、市内外饲料、酒精等大型用粮企业联络沟通,采取委托收购、设点收购、代收代送等方式,推销等外小麦15万吨,有效降低了受灾粮农的损失。
2. 提升储备管理水平。全市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日常监管。按照新颁布的《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落实封闭运行管理要求,适度调整市级储备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制度。坚持开展对储备粮的日常储存检查,推进现场监督检查与信息化监管相结合,严格落实安全储粮责任追究制度。有序开展轮换。各地严格按照储备粮管理办法要求,坚持先审批后轮换,轮空不超期,轮入质量有保证。全市各级储备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管理规范、账实一致、运行安全。
3. 优化应急保障体系。开展了粮食应急预案桌面推演,完成了粮食应急“十三五”规划编制。结合“放心粮店”创建,配套相应的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点、设备设施和配送中心,全市应急网点全面实施定点挂牌。新创建“放心粮店”5家,全市共计242家,布局更趋合理,管理进一步规范,“半小时放心粮油消费圈和应急供应网”基本建成。积极推进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成品粮油储备、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平战结合的军粮供应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稳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1. 继续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全年共新增自营联盟面积9645亩,订单服务面积12.04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明确思路。年初对全年目标任务作了进一步明确和部署。要求各地调整好思路,注重品种、品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链条质量。二是积极推进。继续将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对完成任务的县(市、区)给予加分表彰。在小麦、稻谷收割前多次到各地进行跟踪推进,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协调解决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个月将发展进度报送市两办。经不懈努力,“如东大米”品牌继“海安大米”之后正式获批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三是总结宣传。虽然去年夏粮遇灾,粮质下降,但从整体来看,自营联盟好于订单联盟,订单联盟好于普通农户,主要得益于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和联盟成员单位的相互协作,如烘干、通风、筛选整理、色选等,提升了小麦的质量等级,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联盟主体通过实行“五统一”规范管理,提升了抗灾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10月12日,《农民日报》以“创新全产业价值链的‘江苏粮安工程’”为标题,在头版头条对我市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2. 持续构建粮食物流产业集群。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狠抓项目管理、验收。2016年实际建成仓容近25万吨,完成投资2.7亿元。一是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经过几年的努力,南通粮油接运公司12万吨立筒仓、金洲粮油产业园4.5吨、嘉吉公司8万吨和南通粮食物流中心11.7万吨平房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如皋港长三角精品粮油产业园30万吨仓储项目正在建设中。海安粮食物流中心年处理小麦30万吨面粉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年产30万吨饲料项目和中储粮南通直属库10吨仓储项目已落户园区。二是完善收储体系,优化服务功能。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 、便民售粮、运转高效”的粮食收储体系发展思路,对粮食收储体系进行适度调整,重点完善提升30个省定收储库点,建成粮食烘干设施5套,日烘干能力增加1560吨,配备和完善了一批仓储物流设施设备,全市粮食收储功能更趋完善,为农服务功能和水平得到拓展和提升。三是加强科技应用,打造“智慧粮食”。围绕“仓型新型化、作业机械化、储粮绿色化、管理信息化”的四化粮库要求,强化科技引领,积极开展粮食仓储科技应用示范,完成了9个智能化升级项目,建成了覆盖市县两级的粮食流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一批现代仓型和储粮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应用,全市现代化仓容和粮食流通新科技应用水平占比分别提高2.5%、7.6%。
3. 不断推动粮食产业提档升级。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向企业宣传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规模、科技、品牌和管理要效益。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全年组织培训120人。全行业11家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创建评审。一是提升企业发展动力。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吃透政策精神,主动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企业发展争取支持。2016年,共为14家企业23个仓储物流、烘干及智能化升级项目争取省以上补助资金4941万元,另成功争取国家危仓老库改造(军粮专项)补助资金400多万元。二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继续稳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兼并重组和集团化经营。市区完成对3家国有关停企业整合重组;如皋市粮食购销公司与江苏永友粮油集团合资,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通粮麦业有限公司;启东市“一企多点”改革方案已获政府常务会批准,正在组织实施;海门市完成全系统7家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为下一步改革做好了准备。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产和经营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在粮食市场处于十分低迷的情况下,全市国有企业仍然实现利润2400万元,保持全省第二。三是开发企业发展潜力。积极帮助企业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涉粮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江苏盛大生物科技公司、海安季和米业等一批企业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做好名牌产品创建和申报工作,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组织多家企业参加上海农展会,加大本地品牌宣传推广力度。2016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5亿元,销售收入296亿元,利润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8.8%和44.2%,位居全省前列。
(三)不断完善粮食法制体系
1. 完善粮政执法体系。根据职能分工、权力清单,落实监管责任,规范行政行为。一是理顺监管职责。积极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着力加强集中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了部门间审管联动责任,建立了内部信息传送和台账制度,做到“一批就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放心粮店创建监管工作,先后印发了《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及《评鉴办法》,明确了县级创建监管主体责任。二是健全监管制度。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南通市超标粮食处置办法(暂行)》、《南通市粮食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粮食市场监管协调机制,依托“南通工商企业信用数据中心”,与市工商局签订了“协同监管、信息共享、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完成了“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一单两库一细则”编报;顺利通过《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全面落实“双随机”监管要求,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联合检查、专项检查等行之有效方式,全面完成全市粮食库存检查、“放心粮店”总结评比。推广应用“三方联体监督”,收回“检查征询函”310份。
2. 提升市场监管能力。认真贯彻南通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精神,积极推进“粮油放心工程”建设,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全面提升粮食市场监管能力。一是开展法制宣传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组织能力建设,组织参加各级政策法规和行政执法培训52人次。利用《条例》颁布日、世界粮食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普及粮食政策法规。借助放心粮店宣传角、濠东绿地法制专栏、《法润江海报》等宣传阵地宣传粮食法制,提升全社会的粮食法治意识,营造依法管粮氛围。二是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强化对粮食收购、批发、加工和零售等重点环节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及时核查群众反应问题,协调处理收购过程中发生的突发问题,全年共出动检查387次1124人次,检查企业963个次,受理处置举报8件次,较好维护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三是巩固质量检测体系。完成收获环节小麦、稻谷等200多个原粮样品卫生监测,形成品质数据4000多个。做好库存粮食、政策性粮食、放心粮店粮食质量的抽检工作,抽检覆盖面100%。踏仓检查市级储备102个批次,否决不符合粮食2500吨;抽样监测放心粮店销售的粮油产品800多个批次;开展各类检测技术培训、粮油知识宣讲、质量鉴别普及等活动15场次,直接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市质检中心新实验室全面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四)有效开展全面从严治党
1. 练内功严党建。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上党课,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做到学做相长,知行合一。结合“三解三促”、结对帮扶共建等工作,先后开展“下基层上党课”、“亮身份树形象”、帮困助学、慰问救灾部队官兵、“家风家规”演讲会等系列活动,每月都有工作亮点被市督导组通报。基层立足支部优势和党员特长,开展了“比业务、比奉献”,“我为党旗增光彩”、“流动红旗仓”和“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实现了学做有效结合。二是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在系统内积极培育发掘先进典型,鼓励党员岗位建功。按要求组建了市粮油质量监管中心党支部,配齐配强南通粮油集团党总支班子,开展了关停企业党员清理。地储库成功创建省文明单位。
2. 强素质提效能。以教育培训为抓手,致力于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理论与能力提升培训,努力培育一支会管理、懂经营、精业务的干部职工队伍。组队参加了省委党校市、县分管粮食工作领导和粮食局长培训班;组织3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清华大学粮食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组织基层粮油保管员、质检员共37人参加南财大高级工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证书。积极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如皋粮食储备库质检员夏培培在全省、全国大赛中均获个人三等奖,并被授予“江苏省粮食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3. 抓作风树形象。完善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的有效机制,继续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精神,反“四风”、抓巩固、防反弹。把落实“两个责任”统一到从严治党全过程,加强党内《条例》、《准则》学习教育,通过考学、考勤、考绩、考纪,持之以恒抓好机关绩效考评。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点排查,对国有资产出租、粮食购销、工程建设等环节进行全方位跟踪督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在全行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深切感受到粮食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和全体粮食人的辛勤奉献。在此,我代表市粮食局,向奋斗在粮食工作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